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B )
A.人民群众的世界观理论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理论
C.科学之科学的世界观理论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理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理论特征是( D )
A.阶级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实践性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D )
A.全局与局部的关系 B.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C.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D.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4.在哲学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是( B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唯物主义观点 D.唯物辩证法观点
5.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是( D )
A.唯物辩证法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可知论的观点
6.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成为划分(C )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反映论和先验论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7.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C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是( C )
A.“科学之科学”
B.关于客观世界一切规律的科学
C.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关于人的思维发展的科学
9、哲学是( C )
A.人生观的学问 B.科学的世界观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D.一切科学知识的总汇
10.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指( B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C.思维能否决定存在的问题D.思维是否具有能动性问题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问题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C.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是完整的严密的科学体系,因为它是( C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D.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统一
13.划分哲学派别的惟一标准是( C )
A.对运动和发展问题的不同回答
B.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C.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的可知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14、“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即是吾心”是( A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5.“富贵在天,生死有命”是属于( C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6.“物是感觉的复合”( A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1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自然科学基础是( B )
A.量子力学、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B.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化
D.地心说、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
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
A.德国古典哲学B.古典政治经济学
C.空想社会主义学说D.启蒙哲学
19.第一次明确提出哲学与其他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关系的是(D )
A.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B.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
C.旧唯物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哲学
20.唯物主义一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的问题是( A )
A.世界的本原问题B.意识的本质问题
21、哲学是(B )
A、包罗万象的“科学之科学” B、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C、人人都有的世界观 D、终极真理的理论体系
2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D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世界是否运动和发展的问题
C、世界是否有统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23、否认思维和存在的统一性是( C )
A、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 C不可知论 D绝对主义
24、“存在就是被感知”是(D)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
2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C )
A、古今中外知识的总汇 B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科学哲学的终极真理
26、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最主要的区别是( C )
A、强调了意识的能动性 B、坚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C创立了唯物辩证的社会历史观 D、坚持了世界的可知性
27、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 A )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B、二元论唯心主义和一元论唯心主义
C唯理论唯心主义和经验唯心主义 D、辩证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心主义
28、下列观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B )
A、理在气中,理随事变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D、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29、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是( D )
A、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
B、原子唯物主义、气本论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列宁的唯物主义、毛泽东的唯物主义
D、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0、辩证法的三种历史形态依次是( C )
A、唯物辩证法、唯心主义辩证法、科学辩证法
B、唯心主义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科学主义辩证法
C、古代朴素辩证法、近代唯心主义辩证法、现代唯物辩证法
D、古代唯心主义辩证法、近代唯物主义辩证法、现代科学主义辩证法
3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C )
A、科学的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B、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C、为人类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了道路 D、绝对真理体系的建立
32、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应当是( D )
A、绝对信仰,一切照办 B、看其是否有用 C、既要信仰,又要怀疑 D、既要坚持,又要发展
3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是( C )
A、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B、逻辑和历史的统一 C、理论联系实际 D、虚心向群众学习
二、辨析题
1.哲学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错误。(1)对不同哲学的性质要做具体分析,不能都笼统地说成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地回答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歪曲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错误。(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但不能说是“科学之科学”。(2)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说成是“科学之科学”,既限制了具体科学的发展,也使哲学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不利于发展。
3、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错误。唯物主义都是可知论,但唯心主义并不都是不可知论。(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而相区别的,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则是以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不同回答而划分的。二者虽有联系,但又有区别。(2)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因此,唯物主义都承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主张意识是世界的本原,当然是错误的,但彻底的唯心主义者又认为,人的思想能够认识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因而也是可知论。只有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家,才是不可知论。
4、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一特点。
错误。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而不是唯一特点。(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
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无产阶级哲学,它具有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和革命性等特点。(2)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它以实践为基础,来自实践,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服务,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基本的观点。
三、简答题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和意义。
(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也就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现实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即如何回答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3)哲学的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问题。只有解决好主观和客观的问题,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19世纪4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2)19世纪30—40年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理论指导,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3)19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发展的卓越成就,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生物进化论等三大科学发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提供了自然科学前提。(4)19世纪德国的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做了理论准备,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显著特征,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显著标志。(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3)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完备而彻底的唯物主义,是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果和归宿。
四、论述题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体系。它同旧哲学有着根本的区别,它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
第一,哲学研究对象上的变革。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从根本上改变了旧哲学凌驾于所有科学之上,把哲学视为“科学之科学”的错误观点。其次,哲学对象上的根本变革,科学地解决了旧哲学所不能解决的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关系。哲学以整个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为研究对象,具体科学则以世界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为研究对象;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又以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与具体科学的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表明,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代替具体科学的 “代替论” 和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指导作用的“取消论”都是错误的。
第二,哲学内容上的变革。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克服了旧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相分裂的状态。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有机统一,结束了旧哲学中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中长期独占统治地位的局面,使人们对社会历史理论的研究成为科学。再次,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并同辩证唯物主义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了完备而严整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哲学体系,使唯物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崭新阶段。
第三,哲学的阶级属性和社会作用上的变革。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它的产生使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结束了旧哲学只是剥削阶级专利品的历史。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体现了不同于旧哲学脱离实践的根本特征。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实现了科学地认识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统一,完整地体现了哲学应当承担的根本任务和社会作用,它不同于旧哲学只是停留在用不同方式说明世界上。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诸多方面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同旧哲学有着根本区别,成为自有哲学以来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